12月26日-27日,“2024中國製造強國年會暨電力及新能源高端裝備發展大會”在河北保定舉行,主題為“全麵綠色發展 智慧低碳先行”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羅俊傑出席並致辭。

羅俊傑談到,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,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所係,能從根本上決定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,其中裝備製造業更是國民經濟的堅實脊梁與戰略支撐點。
他指出,近幾年,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,特別是機械工業創新持續突破,從規模總量看,機械工業約占全國工業的22%,製造業的25%,裝備製造業的2/3,是製造業的主體。
同時,羅俊傑強調,今年機械工業運行麵臨大環境依然是機遇與挑戰並存,困難和問題仍在。“我們堅決貫徹落實穩中求進,以進促穩的工作的基調,錨定新興工業化的目標,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,全年行業運行穩中有進。”
具體來說,他提到,從主要指標的完成情況看,前11個月機械工業實現穩步增長,兩年的增加值平均增長7%,高於全國工業2個百分點。重點監測的產品中6成的產品產量同比增長,代表性產品中11月汽車的產銷分別完成343.7萬輛和331.6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11.1%和11.7%,產銷都創了單月的曆史新高。
1至11月新能源汽車的產銷累計完成了1134.5萬輛和1126.2萬輛,同比分別增長34.6%和35.6%。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0.3%,同時發電機組、電池等能源裝備的產量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,尤為突出的是機械工業對外貿易麵對困難與挑戰實現了良好的增長。
前11個月機械工業完成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1.06萬億美元,同比增長6.7%,其中出口達到了7850億美元,已超過了上年全年規模,同級超過上年全年的規模創曆史的新高實現貿易順差5123億美元,首次超過了5000億美元,占全國貨物貿易順差的57.9%。
羅俊傑強調,機械工業作為工業經濟的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日益凸顯。然而,當前國際形勢錯綜複雜,全球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,國內也麵臨著有效需求不足、新舊動能轉換等挑戰。
“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我們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,深化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,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,加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步伐,全力推進機械工業的智能綠色融合發展。”他說。